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莊子甲上
Chuang Tsu (a)(1) 
開課學期
107-1 
授課對象
文學院  中國文學系  
授課教師
蔡璧名 
課號
CHIN2037 
課程識別碼
101 332A1 
班次
 
學分
2.0 
全/半年
全年 
必/選修
必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二8,9(15:30~17:20) 
上課地點
普203 
備註
群組必修D五門必修習一門,本系B02起入學新生適用。
限學士班二年級以上
總人數上限:50人
外系人數限制:8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1071CHIN2037_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如同英國當代哲學家Gilbert Ryle在其名著The Concept of Mind(1949)書中所言:理論家一直熱中於探討人們所應用的理論性質、起源和背景,而幾乎忽略了「怎麼完成各種任務」的問題。相反地,在日常生活以及特殊的教育活動中,我們更關注的是人的能力、活動,而不僅僅是認識、掌握了多少真理。在知道怎樣作(knowing how)與知道是什麼(knowing that)之間有某種相似,也有某種區別。
所謂「知道怎樣作」,並不單指知道該符合那些規範判準,而是能去活用、主動以那些規範判準來形成自己的行為;而「思考我所做之事」也不意指「既思考做什麼,又真正去做它」這兩件事。當我們「思考」所做之事時,其實只是在做一件事而不是兩件事;我們的「行為」有特殊的方法或方式,而不是有一個特殊的、獨立於行動之前的純粹思考活動。本課程於是擬針對傳統中國哲學特重修習、實踐之特色,正視認識理論與完成任務間的巨大差異,極力將過去教學著重於「知道是什麼」的向度,亦即對《莊子》思想性質、起源和背景的關注,移轉為對「知道怎樣作」的實踐,尋求在日常生活中體現、落實莊子之道的可能性。
為使修課學生能對中國人文傳統有深度的認識,熟悉人文思維的程序與方法,並將《莊子》的智慧落實活用於生活,分由(一)經典章句解讀、(二)學術專題、(三)體驗古典三面向設計擬定課程內容,讓學子對莊子得以有一兼具廣度與深度的理解。

(1) 經典章句解讀
以王叔岷《莊子校詮》為底本,擷取前人考證結晶,逐字逐句完整講授《莊子》內七篇全文,兼採外篇、雜篇,使修課學生能對經典有整體而深刻的掌握,並由詮釋經典進而通往歸返生活的途徑。

(2) 《莊子》專題
《莊子》內七篇有其自身之論述次第,為使修課同學能更全面、深入地了解莊周在此中斷續鋪陳、輻輳的主題,故規劃「《莊子》書中專家的身體感」、「『守靜督』與『緣督以為經』──一條體現《老》、《莊》之學的身體技術」、「『槁木』與『輕身』──《莊子》注疏、詩人具身認知、醫家辨證的跨界討論」、「《莊子》的感情」、「大鵬誰屬:解碼〈逍遙遊〉中大鵬隱喻的境界位階」等專題,跨越《莊子》內七篇的篇章藩籬,輔以當代學術研究的成果,作一主題式的引介與探討,期使同學能對《莊》學之身心技術有一定程度的理解與掌握外,亦能培養其學術思辨、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
(3) 體驗古典
莊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,他的哲學思想與面對生活的態度,並非一僅存於紙面的學問,而彷彿月映萬川,流照於後世之哲學、文學、醫學、音樂、武術、體育、建築、工藝、美術、政治、經濟、社會等諸多文化面向,影響了陶淵明、李白、白居易、蘇東坡的一生。
為使修課學生能與莊子為友,在詩人、哲人、職人與成千上萬因此改變姿勢、意識與用情的華人之後,於課程中設計:「『渾沌』:『人』的終極與最初 」、「『神凝』與『一志』:歸返『渾沌』的入手與究竟」、「『?聽之以耳』練習:感官的外逐與內返」、「從『聽之以心』到『?聽之以心』練習:以心數息與符應於氣」等體驗古典單元。透過此一模擬、訓練《莊子》書中身心技術的過程,使修課學生不只能於思考或言論像個莊子之徒,更能將莊子的智慧落實體現於生命的各個面向,於用情、應物、姿勢、動作、舉手投足之間,充分體現莊子之徒的全貌。 

課程目標
本課程之目的主要可以概括為三點:
一、經由代表性作品的選讀,使學生對中國的人文傳統有深一層的認識。
二、經由對經典性文獻的研討分析過程,使學生熟悉人文思維的程序與方法。
三、經由口頭討論與寫作練習,一方面增長學生的思考以及文字的表達能力,一方面促進學生對於一己生命的自覺,而導向成熟人生觀的建立。 
課程要求
上課方式以講授為主,習作討論、技術操作為輔。成績評量項目包括期中、期末考,並繳交習作,計分詳實,考核從嚴。考試採累進方式:期末考範圍含括期中,下學期範圍含括上學期。期待經冬歷春後,修習《莊子》課程的同學,能與之相視而笑、莫逆於心,相惜於旦暮之遇。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待補 
參考書目
1. 陳鼓應註譯:《莊子今註今譯》,臺北:臺灣商務印書館,1975。
2. 錢穆,《先秦諸子繫年》,台北:臺灣商務印書館,1981。
3. 王叔岷:《莊子校詮》,臺北 : 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,1988。
4. 劉笑敢,《莊子哲學及其演變》,北京:社會科學出版社,1988。
5. 王叔岷,《先秦道法思想講稿》,台北: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,1992。
6. 張默生,《莊子新釋》,台北:漢京文化出版公司,2004。
7. 楊儒賓,《儒門內的莊子》,台北:聯經,2016。
8. 蔡璧名:《正是時候讀莊子:莊子的姿勢、意識與感情》,臺北 : 天下雜誌出版社,2015。
9. 蔡璧名:〈「守靜督」與「緣督以為經」──一條體現《老》、《莊》之學的身體技術〉,《臺大中文學報》,34期,頁1-54,2011年6月。
10. 蔡璧名:〈《莊子》的感情:以親情論述為例〉,《臺大中文學報》,49期,頁43-98,2015年6月。
11. 蔡璧名:〈當莊子遇見Tal Ben-Shahar:莊子的快樂學程──兼論情境、情緒與身體感的關係〉,收入余舜德主編:《身體感的轉向》,臺北:臺大出版中心,頁227-246,2015年12月。
12. 蔡璧名:〈《莊子》書中專家的「身體感」:一箇道家新研究視域的開展〉,《漢學研究》,33卷4期,頁73-108,2015年12月。
13. 蔡璧名:〈大鵬誰屬──解碼〈逍遙遊〉中大鵬隱喻的境界位階〉,《中國文哲研究集刊》第48期,頁1-58,2016年3月。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 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